(St. Pio of Pietrelcina)
圣毕奥神父于一八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在义大利南部邻近 Benevento 伯尔善那(Pietrelcina)小镇出生。他的父亲 Grazio Forgione 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农夫,母亲 Giuseppina Di Nunzio 是一位宽厚仁慈的妇女。婴儿毕奥在镇上的 Santa Maria degli Angeli 座堂领洗,圣名为方济各。自小他帮助父母在田中耕种,不过,他主要的任务是牧放羊群。
当他感受到上主的选召为基督的神国服务时,他的父亲乐意负担一切读书的费用,并移民到美国去。
在十五岁时,他在 Morcone 进入方济嘉布遣会(Capuchin Friars)的初学院,在一九零三年一月二十二日,他穿着圣方济各的会衣。完成一年备修生的阶段,他在一九零四年一月二十二日发初愿,其后,他在省内多间修道院攻读神哲学课程。在一九零七年一月二十七日,他矢发永愿,完成终身会士。
由于健康欠佳,被逼暂别修道生活,留在家乡静养。修会的众会士以为他患上肺结核病,怀疑他能否成为神父,或能否笃守圣方济各的严苛修道生活。幸而他意志坚强,能够排除万难,终于一九一零年八月十日在 Benevento 座堂晋升铎品,称为毕奥神父(Padre Pio)。一个月后,毕奥神父在一次祈祷中与圣母和耶稣相遇,并愿意为罪孽的世界赎罪而奉献自己。突然,他感到手、脚和他的心口左下侧有无形的痛苦。除了他的告解神师 Salvatore Pannullo 神父外,他没告诉任何人。Pannullo 神父理解他的情况,所以他们都一起祈祷,有时伤口就会消失,但疼痛依然存在,有时疼痛会消失,然后再回来。不过,他的健康时好时坏,所以,他只是往修院作短暂探访,其余时间则遵从神师的吩咐,留在家乡,间中帮助修院的神父。
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军队征召入伍,于是离开家乡伯尔善那。自此以后,他短暂停留于家乡小镇或各修道院。一九一六年七月廿八日,他来到圣若望朗唐度(San Giovanni Rotondo)的修道院,居住下来,直至逝世。
一九一八年九月二十日,毕奥神父在祈祷中,遇见了五个伤口的基督,这一次他收到了明显的圣痕——在以前感到痛楚的位置,除了痛苦之外,并有血水流出来,医生无法解释,各种治疗方式也无效;手和脚的伤口各有约直径二厘米的红色标志,胸膛的伤口还要大一点。这五伤跟随他度过余下的五十年。不愈合的伤口不时疼痛并持续流血达五十年之久,但伤口并没有受感染,并能散发出一股特殊的香味。
他的圣德修养,早已备受颂扬;经此事件,更受人景仰,世界各地信众慕名而来的,不可胜数,因而引起教会及科学界的忧虑。尽管有大批群众围绕,争议批评不绝,毕奥神父以无比的谦逊、坚忍及服从,克服厥职,特别是圣体圣事及修和圣事。
在一九四零年一月九日,他创办一项伟大的工作,目的是为病患者脱免痛苦。工作的开展有赖门徒的协助,及世界各地信众的捐献。一九五六年五月五日,脱免痛苦之家正式启用,接受病人入住,该项服务深受赞赏。不少信友声称,受毕奥神父的感召,生命有极大的改变;藉着他的转求,得到不计其数的恩典,甚至物质的恩赐。他于一九六八年九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年八十一岁,他的教诲至今仍然激励人心。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二零零二年六月十六日册封他为教会的圣人。
(St. Linus)教宗殉道
圣理诺是意大利脱士干人,早期的一张罗马主教名单上,圣理诺在伯多禄后,被指定为圣伯多禄的第一位继任人,也就是说:他是圣教会的第二任教宗。他工作到八十年。圣依肋纳及其他历史家说,他就是弟茂德书卷第四章廿一节所提到的,他曾发布命令,让妇女在教堂内应该蒙起头来。关于他再无任何记载。
圣理诺在位十二年,依此推算,他致命的时期,是在七九年。圣人的遗体葬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墓旁。弥撒行祭常典中,他的圣名在宗徒后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