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Catharine Alexandria)童贞殉道
亚历山大的圣加大肋纳,天主教中文除“加大肋纳”外,也有简称“佳琳”,她是4世纪早期的著名学者。1100年之后,圣女贞德称加大肋纳在其面前显灵许多次。东正教会将其敬礼为“大殉道”,天主教将其视为”十四救难圣人之一”。
加大肋纳是卡斯特斯(Costus)的女儿,后者是亚历山大的统治者,也是一位异教徒。她向父母宣称她所嫁的丈夫应当比她更好看、更有天赋、更有财富、社会地位更高。这被视为她皈依耶稣基督的前兆。她说,“他的美貌比太阳的光芒更加灿烂,他的智慧统御世间万物,他的财富遍及整个世界。”
生平和传说
亚历山大的加大肋纳大约生于公元287年的亚历山卓,死于305年的。传说中她时常劝阻罗马帝国皇帝迫害天主教徒,最后自己也被斩首。11月25日为她的纪念节日。
加大肋纳出身异教徒,但十来岁出头便皈依了基督。据说她访问了她的同辈人,罗马皇帝马克森提乌斯(Maxentius),并试图劝说他相信迫害基督徒是个道德错误。她成功地令皇后皈依了基督教,皇帝派来与她论辩的许多异教徒哲学家也在她的劝说下皈依了基督教。这些人随后很快便殉道了。皇帝不能辩赢加大肋纳,便把她关进监狱;当访问她的人纷纷皈依时,她被判死刑,以磔轮(英语:breaking wheel)这一酷刑工具行刑。根据传说,当她触碰到轮子时,轮子自己就坏了,最后,她被斩首。
根据基督教传统,天使将其遗体运到了西乃山,在公元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于西乃山建立了圣加大肋纳隐修院,教堂于548年至565年间于埃及西乃半岛的圣凯瑟琳建成。圣加大肋纳隐修院保存着许多著名的早期基督教艺术、建筑作品和泥金写本(illuminated manuscript),如今它们仍对前来参观的学者开放。
她的主要标志是尖刺轮,这已被称为加大肋纳轮。她的宗教节日是11月25日,大多数的基督教教堂都会举行庆祝活动。但俄罗斯正教会在11月24日庆祝,因为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想令她的主保瞻礼日与圣母奉献日的节后(after feast)撞期。因为加大肋纳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主保,圣加大肋纳天主教会——俄罗斯最早的罗马天主教会之一——便是以亚历山大的加大肋纳之名命名。
中世纪崇敬
圣加大肋纳是中世纪晚期宗教文化中最有影响力的圣人之一,并被视为最重要的童贞殉道。她作为代祷者(Intercession)的力量为人所熟知,并牢牢地植根于她的大多数版本的传说中,在这些传说中,她于临死之时特别恳求天主回应那些呼唤她名字的人。中世纪有关她的崇敬被800年在西乃山发现她的遗体的报告所激发,报告称她的头发仍然不断生长,没药源源不断地从她的体内流出。许多朝圣者编年记述了去西乃山的行程,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曼德维尔(John Mandeville)和修士菲里克斯·法夫里(Felix Fabri)。然而,圣加大肋纳隐修院仍然是加大肋纳的最著名的朝圣地,也是最难到达的朝圣地。最知名的西方朝圣地是法国鲁昂的一个隐修院,据说珍藏着加大肋纳的手指。这不是西方她唯一的朝圣地,在法国和英国还有许多她的朝圣地和祭台。有一些十分有名,比如坎特伯雷座堂和威斯敏斯特主教座堂,据称其拥有装在小药瓶内的忏悔者爱德华自西乃山带回来的她的没药。其他朝圣地主要被本地朝圣者朝圣,其中许多都只是在不同文献中被简短提到,而没有实物证据。
加大肋纳的女性追随者很多,她们的敬礼不太可能通过朝圣表达出来。作为敬礼和女性怡行楷模的关注点,童贞殉道者的重要性在中世纪晚期获得了极大提高。其中,她特别被当作妇女的榜样, 这一地位有时甚至超过了她作为代祷者的地位。克里斯蒂娜·德皮萨(Christine de Pizan)和若弗鲁瓦·德拉图尔·朗德里(Geoffrey de la Tour Landry) 表明加大肋纳是年轻女性的典范,强调了她是童贞女和“妻子般忠贞”(wifely chastity)的模范。14世纪早期起,圣加大肋纳的神秘婚姻(Mystic marriage of Saint Catherine)首次出现在圣人传文学中,此后又出现在艺术作品中。
历史和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