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John Bosco)慈幼会及母佑会会祖
属于天主的非凡人物
天主不时在教会内兴起一些男男女女,为引导和鼓励祂的子民,使他们更接近祂。鲍思高神父是宗座辖下两个国际性修会的会祖,亦创立了慈幼会第三会(Salesian Third Order)、慈幼协进会(the Pious Association of Salesian cooperators)。他是伟大的教育家及建造教会者,在动荡时代担任教廷与意大利政府的中介,亦是多位教宗的挚友、曾派遣十一个传教团的热心传教士、作家、伟大的圣母使徒,更是圣人和圣德的导师。他是居于偏远村庄的牧童,未满两岁已丧父,亲历贫穷,须面对家庭问题。少年若望要为筹募学费而奔波,他在九岁时,善牧耶稣在梦中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拯救及教育青少年,但「并非靠暴力,而是靠温良和规劝」。在圣母玛利亚的助佑下,他首先照顾一名孤儿,其后扩展到成千上万遭遗弃的孩子,提供他们食物、居所、信仰指导及健康的餘暇活动。他受同侪排斥,被视为圣职人员的耻辱、社会的威胁、行为异常的人,亦曾多次遭人暗杀,教会长上也误解他多年。他创立的修会须由教宗行使权威和发生多次奇蹟,方可获得批准。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缔造具体的现实,已获教会列入圣品。
I. 早年生活
鲍思高神父在教宗碧岳九世的要求下撰写回忆录,并以童年生活开始。若望麦基奥(John Melchior)生于一八一五年八月十六日。滑铁卢一役在该年发生,意大利和欧洲自此进入新时代,积极修复拿破崙时代的遗害,并透过王朝复辟,达致国家团结和推翻奥地利统治。此外,秘密组织、共济会(Freemasonry)及反教权运动亦如雨后春笋般冒起。
若望鲍思高在距离杜林(Turin)约二十里的亚斯底新堡(Castelnuovo dAsti)现为鲍思高新堡(Castelnuovo Don Bosco)的碧基(Becchi)小村庄出生和长大。他父亲方济类斯(Francis Louis)与前妻育有一子一女,分别为安东尼(Anthony) 及幼年夭折的德兰(Teresa)。第二任妻子是来自加比利奥(Serra Capriglio)的丽达奥其纳(Margaret Occhiena, 1788-1856),婚后再添两个儿子,分别为若瑟(1813-1862)及若望(1815-1888)。若望生于八月十六日,于翌日在圣安德肋堂由副本堂若瑟费斯特神父(Don Joseph Festa)付洗,代父母为加比利奥的奥其纳麦基奥(Occhiena Melchio)与新堡的玛达肋纳鲍思高(Magdalene Bosco)。 若望家境清贫,家里的产业只有一座小屋、一幅土地及一个小葡萄园。父亲为养活妻儿,在地主毕安纳(Biglione)的农场工作,却不幸于一八一七年五月十一日病逝。小若望当时只有二十一个月大,但日后将成为「孤儿的慈父」。他的祖母丽达朱克(Margaret Zucca)卒于一八二六年。
若望的母亲丽达奥其纳虔诚过人,为人细心、谨慎、冷静、宽容、善待贫苦者。她不会读书写字,却熟悉教理,对反叛的继子安东尼非常忍耐。鲍思高一家经历了比哀蒙(Piedmont)的经济危机和艰难时期。安东尼经常违抗继母,使家里永无宁日,与小若望的关系亦日趋紧张。小若望年仅八岁,便要在家里和农田干活,帮忙牧放牛羊。他与村童一同嬉戏,身手敏捷,性格坚强,喜欢到市集观看和模仿小丑、魔术师和杂技员,获得同辈甚至更年长朋友的爱戴。他富于想象力、敏锐、认真,有时显得沉默寡言。他的启蒙老师是村内一个农夫。当时丽达的姊妹玛利安纳(Mariane)在加比利奥的拉克神父(Fr. Lacqua)家里当管家。在她帮助下,丽达约在一八二四年至一八二七年把小若望送到神父开办的学校读书,但为时只有数月。
九岁奇梦
小若望九岁时,梦见一位衣履华贵的神秘人物,劝导他以「温良和爱德」对待那些惹事生非的男青年。这位男士亦要求小若望教导那些顽童「罪恶的丑陋和德行的美善」。接着,一位尊贵的女士出现了,她是那位男士的母亲。她温柔地拉着小若望的手,让他看着一群野兽化为羔羊。她对小若望说:「你应谦卑、坚强和健壮。发生在这些野兽身上的事,你也要为我的孩子实行。」小若望认为,耶稣和圣母藉这个奇梦告诉他,他的终身使命就是照顾被遗弃的孩子。圣母对他说:「在适当时候,你自会明白一切。」六十年后,在他辞世前八个月,他在罗马耶稣圣心堂的圣母祭台举行感恩祭,多次因激动而落泪。他后来解释说,当时他鲜明地忆起童年的梦境,而且已明白一切,一切都是圣母的作为!
困难重重的学习生活
安东尼和若瑟从没有机会到学校读书,因此安东尼反对小若望上课,要求小若望跟他和若瑟到农田干活。小若望年少时喜欢聚集其他男青年,为他们讲寓言故事,表演杂技,走拉紧的绳,然后与他们一起祈祷,以及向他们重述本堂神父讲过的道理。这些活动全获得母亲的准许。一八二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他在新堡初领圣体,由施蒙多神父(Don Sismondo)主持礼仪。丽达协助他妥善准备自己,向天主感恩。他回忆说:「自那天起,我似乎有点改进了。」
莫利约农庄
由于安东尼一直反对小若望读书,丽达在一八二八年二月送小若望到八公里以外的蒙哥谷(Moncucco)村,在莫利约(Moglia)家族的农场干活。他在那里每年可赚得十五里拉。每个主日清早,他都徒步走到蒙哥谷的圣堂,找柯提诺神父(Don Cottino)办告解及领圣体,然后与莫利约一家参与十一时正举行的感恩祭,下午则与邻家的孩子玩耍,向他们重述母亲讲过的耶稣生平事蹟。他放牛或在农场干活时,总是手持一本拉丁文文法书。类斯莫利约(Luigi Moglia)问他为何如此热衷学习,他答说:「因为我想当神父。」一八二九年十一月,他对舅父弥格(Mark Michael)说,虽然他们待他不错,但他想读书。于是,舅父把他送返碧基。
贾劳束神父的学生
过了一段日子,他在一八二九年十一月在蒲底里拉(Buttigliera)完成「传教工作」返家途中,遇见莫里亚多( Morialdo)的本堂神父若望贾劳束神父(John Melchior Calosso)。贾劳束神父年届七十,是神学博士。他见这孩子能够背诵长篇的讲道内容,十分欣赏,便同意收容他,教他拉丁文,亦是若望的神师。不幸地,贾劳束神父于一年后突然身故,卒于一八三O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贾劳束神父临终时,把自己的六千里拉储蓄全数留给若望,作为若望进修为司铎的经费,他的亲人也没有异议,但若望考虑片刻后,选择仰赖天主的照顾,把保管遗产的钥匙交还神父的亲人,并说:「我什么也不要。」